Faculty 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

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聚焦世界科技前沿,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深圳信息科技产业,践行新工科理念,以“计算+X”为特色,推进工程教育改革,培养国际化、创新型、复合型领军人才,致力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
学院下设五个系: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、智能科学与技术系、机器人与自动化系、电子与电气工程系、计算生物与医疗大数据系。

师资力量

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83人,其中教授及以上44人,副教授34人,其中专任教师44人,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41人,占专任教师的93.2%,其中获得全国“五一”劳动奖章2人,海内外院士4人,杰青1人,海外高层次人才6人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。

师资队伍职称、学历、年龄结构合理,教研能力强,带头人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、极佳的国际视野和学术影响力,也拥有较多科研实验平台,为学生培养提供有力支撑。

科研与成果转化

学院现阶段研究工作成绩显著,承担的科研项目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特点,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301项,总经费达4.6亿元,且拥有优秀的成果转化能力。近年来围绕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、数据挖掘、数据融合、生物信息、计算机系统结构、计算理论等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,文章发表在包括Nature Medicine、Nature Communications、Lancet Microbe、IEEE Transactions on Services Computing、ACM Computing Surveys、ACM SIGMOD、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等在内的顶尖学术期刊及会议上。

专业课程设置

专业课程包括:离散数学I-II、Java程序设计、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、计算机组成原理、数字逻辑、嵌入式系统与微机原理、数据库系统、操作系统、编译原理、计算机网络、软件工程、机器人导论、信息安全导论等系列课程。

在专业选修课内,为保证学生扎实掌握计算机任一聚焦领域的专业知识,学生需完成任一聚焦领域(生物信息学、数据科学、机器人、计算机系统与器件、数字人文)中的四门课程,同时完成感兴趣的两门专业选修课以拓展知识面。

与此同时,设置多轨培养模式,学生应选择合适的轨道,包括创新科学家,卓越软硬件系统工程师及杰出IT产业领军人才。 根据所选轨道的不同,通识选修课、实践课程、毕业设计和竞赛等要求有所差异。

(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地图)

人才培养

借助我院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,我们将围绕“全方位科研训练”,“全阶段实践能力培养”,“全程化导师引领”,打造 “ 三全”培养模式,实施学科高精尖人才的培养方案。培养具备高水平,高素养,高视野的优秀本科生。学生可以选择创新科学家、卓越软硬件系统工程师和杰出IT产业领军人才等三种培养模式,并在生物信息学、数据科学、计算机系统与器件、机器人、数字人文等五项计算机应用领域自主选择聚焦领域。

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国际前沿和发展趋势,旨在为我国培养顶尖计算机科学家、卓越软硬件系统工程师和创业人才并设置不同的培养模式。通过加强学生在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,培养学生具备全球化视野、创新精神以及独立思考能力,能够在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知行合一并终身学习。


科研成果


代表性成果一:

项目名称:生物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及自闭症早期筛查应用团队

主要研究内容

团队合影

代表性成果二

项目名称:临床医学大数据研究平台建设和转化应用

主要研究内容

代表性成果三

项目名称:新型定子复合式永磁体直接驱动电机及其系统

图1 (a) 图1 (b)

图1 一种具有定子槽口永磁体的磁通切换永磁电机

图2 (a) 图2 (b)

图2一种聚磁式永磁复合型磁通切换电机

代表性成果四:

项目名称:李建中“资源受限的大数据计算亚线性时间计算理论及高效算法”项目

产业合作


光明区校企合作对接活动

腾讯合作交流访问

与腾讯签署合作框架协议(图片待补充,10月31日签署)

学生活动

 

参加2届机器人开发者大赛

IPP创业大赛铜奖

互联网+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证书

励志少年“扭扭车”男孩暑期研学